暑假期间,为进一步深化家校协同育人机制,家长学校经济管理学院分校开展寻访实践活动,帮助家长与学生共同拓宽视野、提升综合素养,用沉浸式体验为家校教育注入鲜活力量。
红色足迹寻根 凝聚团结力量
学生和家长代表来到黎平会议旧址,在红色沃土上接受精神洗礼。旧址内的煤油灯、会议桌、泛黄的文件复印件,无声诉说着那段艰苦的革命岁月。团队中的退役军人温佳宇担任讲解员,他指着墙上的历史照片深情讲述:“1934年12月18日,中央红军在这里召开了黎平会议,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重要基础。当时红军路过侗寨,尊重民族习俗,用简单的方言和普通话与村民交流,留下了军民鱼水情的佳话。”
民族文化浸润 绽放互动光彩
学生和家长代表来到南通博物苑和蓝印花布博物馆,开展了张謇精神研讨及非遗技艺实践活动。由返乡的新疆、西藏籍学生担任“文化使者”,将南通蓝印花布技艺与江海文化故事带回故乡,有效促进了多元文化的深度交融。
探访非遗场馆,触摸文化脉络
学生和家长代表走访大运河博物馆,从精美的扬州漆器,到细腻的扬州剪纸,再到悠扬的古琴演奏,每一样都是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。参观过程中,团队成员们不仅领略了扬州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,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博大精深。他们表示,将积极成为非遗文化传播者,让更多人了解扬州独特的文化魅力。
此次寻访实践活动是学院深化 “家校协同、实践育人” 理念的重要举措。未来,学院将继续围绕经济管理专业特色,设计更多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,搭建家校共育平台,让家长深度参与教育过程,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、提升能力,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经济管理人才,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。(经济管理学院 赵静宜/文 杨帆/推荐 范晔/审核)



